首页 > 时政 > 特别报道 正文

【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】郭宏光:战火淬忠魂 钢骨铸丹心

稿件来源:《共产党人》2025年第17期 作者:本刊记者 胡亦茹 发布时间: 2025-09-05 | 打印 | 字号:TT

屏幕截图 2025-09-05 095207.png

郭宏光讲述自己的抗战故事。  汪晓慧/摄

  “大道理我不懂,就知道咱的地被占了,咱的人被欺负了,这口气咽不下!”8月11日,记者来到抗战老兵郭宏光的家中,听他讲述那段激情燃烧、浴血奋战的故事。

  郭宏光原名郭双宝,山西省高平市任家庄人。“那时候家里穷啊,冬天连一床铺盖都没有,一家人挤在土炕角,睡觉就枕着砖头,全家人整天瞪着空了底的米缸熬日子。两三岁的时候,我妈背着我挨家挨户叩门乞讨。为了能让家人多喝口稀粥,我8岁就跟着哥哥下煤窑挣钱养家。”郭宏光说。

  在郭宏光15岁的时候,哥哥跟着煤矿里的老党员加入游击队,郭宏光也当起了小交通员,负责给游击队送信。1940年底,在一场战斗中,哥哥和部分游击队员不幸牺牲。忆起伤心处,老人泪光闪烁。

  为了继承哥哥遗志,1943年郭宏光正式加入了当地的抗日武装。怀着保家卫国、争取民族独立的坚定信念,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,郭宏光先后参加了上党、临汾、淮海、渡江等大大小小近百场战斗。其中,在淮海战役中荣立一等功,在渡江战役中荣获特等功臣称号。

  1950年,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,抗美援朝、保家卫国。郭宏光也踏入朝鲜战场,负责运送物资。在一次给志愿军运送棉衣的过程中,他的左腿再次负伤,被送回国治疗。此前在1949年的一场战斗中,他的左腿就已负伤,但他害怕组织因此不让他上前线,便隐瞒创伤的影响。1954年开始,应朝鲜请求,中国积极帮助朝鲜进行战后恢复和重建工作,志愿军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城市、兴修基础设施。1956年,郭宏光主动申请再次进入朝鲜,被编入志愿军总后勤部,和志愿军战士一起拿起锄头,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。

  1958年,志愿军分批撤出朝鲜,郭宏光随军回到祖国后驻守在哈尔滨。1962年,他调任3057部队负责后勤工作,多次被评为优秀干部。

  “党需要我去哪里,我就去哪里。”1964年,郭宏光响应国家号召,奔赴宁夏支援三线建设,在银川橡胶厂挑起了副厂长的重担。面对粮食紧张的困难,郭宏光主动申请开垦郊外农场,带领职工家属扛起锄头、推着小车,在荒滩上开垦希望的田野。寒来暑往,荒滩上的土坯棚换了新模样,昔日的盐碱地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,千亩良田大丰收,不仅解决了职工和家属的吃饭问题,余粮还成为工厂的后勤补给来源。如今,郭宏光依然闲不住,经常拿着小板凳去农场的田垄间劳作。

  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,共产党辛劳为民族,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……”“五星红旗迎风飘扬,胜利歌声多么响亮,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,从今走向繁荣富强……”

  采访结束时,这位征战一生的老兵心情激动地唱起了两首印刻在心中的歌。

  责任编辑:汪晓慧


>>><<<
【作者】:本刊记者 胡亦茹
【来源】:《共产党人》2025年第17期